还在追求“踩屎感”?上海市消保委建议拖鞋应优先考虑这些性能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朱彬
全红婵带火了丑鱼拖鞋和洞洞鞋,将拖鞋带进了年轻消费者视野。拖鞋外穿、拖鞋穿搭等话题的浏览量在某社交平台已达4000多万。拖鞋的适用场景和使用人数及频率也有所变化。但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500万60岁以上的老年人因跌倒受伤,其中在浴室跌倒的概率就高达26.6%。不少网友也表示曾经有光脚在浴室摔倒受伤的经历。普通消费者在购买拖鞋时应注意哪些呢?
防滑是拖鞋最重要的性能之一。地面除积水外,还可能有油渍、沐浴露、洗发水等。因此,拖鞋的防滑性至关重要。按照相关标准要求,拖鞋产品的湿态动摩擦系数不应小于0.40,数值越高,表示防滑性能越好。
上海市消保委比较试验模拟湿态和含洗涤剂两种地面环境,考察了35款不同拖鞋样品的防滑表现。结果显示,样品湿态动摩擦系数范围在0.23至0.80,有26款高于0.40,其中8款达0.60及以上。当进一步在水平陶瓷砖地面上涂抹洗涤剂进行防滑测试,结果显示,样品动摩擦系数范围在0.17至0.75,有9款高于0.40,其中有5款达0.60及以上。大部分拖鞋的防滑性能达标。
除此之外,此次拖鞋测试也纳入了软硬程度这一指标。如今拖鞋都在宣传“踩屎感”“云朵般的柔软”,但曾有医学专家分析,鞋底硬软需适度。如果鞋底软到无法有效支撑和保护我们的足部,反而会引起足部疲劳甚至关节损伤,而且鞋底越软越容易翻折、变型,行走时也更容易被绊倒。
鞋底设计一般分为两类,一类含大面积实心橡塑贴片,另一类以发泡材料为主,消保委认为,对于足底板敏感的消费者,尤其是中老年人群,软硬适中的拖鞋才是佳选。
另外,外底是否耐磨不仅关乎耐用程度,也会影响防滑表现。耐磨性差的鞋底防滑排水纹路更容易因磨损而变淡甚至消失,导致防滑性能大打折扣。在耐磨性能测试中,磨痕长度越短,代表样品耐磨性能越好。
上海市消保委提示消费者,购买的拖鞋应注意四点。一是优先考虑防滑性能。选择鞋底具有明显防滑纹理的产品,一般纹路越深越复杂,则越防滑。二是软硬适中更舒适。不必盲目追求“踩屎感”,长期穿着材质过软的拖鞋,足部更易疲劳,建议选择软硬适中、穿着舒适的产品。三是尺码大小要合适。为获得更好的穿着体验、降低滑倒风险,需确保拖鞋大小能够完全包裹住脚部,防止沐浴时脱落。四是避免长期在室外穿用。浴室拖鞋专为浴室环境设计,尽量避免长期在室外穿用,以减少外底磨损,保持良好的防滑性能。发现鞋底纹路磨损或防滑性能下降时,应及时更换。
本次试验还发现,参照即将实施的GB 25038—2024《鞋类通用安全要求》,有个别样品存在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含量偏高的情况。市消保委已将此信息告知相关企业,要求企业引起重视,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权益。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朱彬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