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购买舞蹈课程遭遇“跑路”难举证怎么办?检察院出手了!
2024-11-11 17:57:0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在网上购买了舞蹈公司的课程,结果课未上完对方“跑路”了,27位消费者想打官司却没有证据……这时,静安区检察院出手了!

这是静安区检察院与静安区法院11月11日联合举行的“守护特殊群体,共话司法为民”检法支持起诉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民事支持起诉工作白皮书》中的典型案例。

  // 检察院支持起诉法院快速立案 //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获悉:2022年2月至11月期间,刘某某等27人分别在某舞蹈公司门店办理会员卡,通过消费次卡或年卡的方式向该公司购买舞蹈培训课程服务,但均未与公司签订书面服务合同。

刘某某等27人分别向该公司支付课程费用后,各自通过线上进行约课。2023年1月14日,舞蹈公司线上平台暂停服务。嗣后,舞蹈公司未再安排课程,刘某某等27人均有剩余课次或课时未上课。因舞蹈公司门店已关闭,处于停业状态,刘某某等27人多次联系该公司未果后,向静安检察院申请支持其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鉴于当事人人数众多,静安检察院同步开展线上线下接待,并邀请人民监督员等一同参与,充分听取每位当事人陈述意见和诉求。

静安检察院在接待当事人过程中获悉,刘某某等27人无其他可以证明上述事实的相关证据,尝试联系该公司负责人未果后,欲通过诉讼途径维护其合法权益,但存在举证上的困难,维权成本高、时间长、障碍大。

静安检察院认为,刘某某等27人作为消费者,相较于经营者,在购买和接受课程服务时处于缔约弱势地位,且因案涉小程序已下架无法获取关键证据,提起诉讼确有困难,故该系列案件符合支持起诉条件,且确有支持起诉的必要性,遂依法予以受理。

于是,静安检察院提前介入,一方面,及时提供法律咨询,依法引导当事人收集、梳理并提交银行转账凭证、聊天记录等相关证据;另一方面,主动研判当事人提供的各项线索,通过司法途径固定了能够证明刘某某等27人当前剩余课次或课时等基础事实的关键证据。

静安法院收到静安检察院出具的支持起诉意见书后,对该批案件快速立案,依法适用普通程序,公开开庭审理,并判决支持刘某某等27人的诉讼请求,该舞蹈公司构成违约,理应将服务对应款项退还消费者。

  // 在消费者预付卡等领域开辟新思路 //  

此番发布的《民事支持起诉工作白皮书》显示,2022年至今,静安两院共办理民事支持起诉(仲裁)案件224件,其中2022年11件,2023年105件,2024年1月至11月共108件。案件数量整体上升趋势明显,案件规模增速显著。

从案件类型看,支持起诉案件范围不断拓展。除传统的人身侵权损害赔偿纠纷、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赡养纠纷、劳务合同纠纷、劳动合同纠纷、人身安全保护令外,在消费者预付卡、劳动者权益保障领域开辟新思路。 

从办理周期看,多数适用简案快办程序周期较短。支持起诉办理的通常是“群众身边的案件”,多为特殊群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请求金钱补偿或赔偿的单一金钱给付案件。

静安检察院、法院履职亮点在于强化联动共治,合力构建多元协同格局。对内强化制度导向,不断提升规范水平,区检察院、法院联合出台《关于建立民事支持起诉案件出庭规范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检、法职能定位,提高庭审水平和质量; 对外强化协同联动,持续搭建多元平台,建立了“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五方联动工作机制。

提升履职能力,着力护航特殊群体权益。静安检察院依法运用调查核实权,协助举证确有困难的当事人调查、收集主要证据,并依托支持起诉工作室,为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通过内部线索移送,凝聚“四大检察”监督合力,共同推动婚介市场等规范经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此外,建立区、街、楼宇园区三级法律服务工作联动网,对接工会驻法院调解工作室、静安区三方联合调解中心工会分中心,高标准打造全周期、全要素、全链条的劳动者法治服务和矛盾调处平台。

下一步,静安区检察院、法院将以联合发布《白皮书》、签署《出庭规范》为契机,紧扣支持定位、坚持必要原则、聚焦特定群体,协力推动民事支持起诉工作规范发展,使案件当事人依法享有诉权,有效行使诉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